【夜读】苏轼的误会 | 投稿:飞飞(中华遗产杂志)
元丰七年(1084年),苏轼行经湖口(今江西九江湖口县),在长子苏迈的陪同下,顺路游访了位于此地的石钟山。由此诞生了一篇千古名作《石钟山记》,讲述了自己探究石钟山得名缘由的故事。有趣的是,对于石钟山得名的探索,前有古人后有来者,竟持续了一千多年,苏轼只是其中的一个“过客”。 有史可考的第一位探险家,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。《水经注》记录了他的观点:石钟山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在他之后,唐代贞元十四年(798年),隐居庐山的白鹿先生李渤寻访石钟山,在水潭中遇到两块石头,叩击之后皆发出声音,一块清脆响亮,一块厚重模糊,停止敲击后,余声经久方歇。因此作《辨石钟山记》一文,认为这才是石钟 山得名之由,郦道元错了。 与两位前辈相比,苏轼更具探访精神,月明深夜,在山石“如猛兽奇鬼,森然欲搏人”的恐怖氛围中,苏轼乘舟直至绝壁之下。所见也因此别有气象:山下多穴罅,水波涌进,有“噌吰”之声如钟鼓不绝;且大石中空多窍,与风水相吞吐,有“窾坎镗鞳”之声。二者相互呼应,苏轼恍然大悟。 在《石钟山记》中,苏轼感慨道:“郦元之所见闻,殆与余同,而言之不详;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,故莫能知;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。此世所以不传也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,自以为得其实。余是以记之,盖叹郦元之简,而笑李渤之陋也。”苏轼探求得来的缘由,和郦道元差不多,但更为详细。然而,当苏轼提笔嘲讽李渤时,或许想不到数百年之后,自己也会沦为他人嘲讽的对象。 乾道三年(1167年),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周必大泛舟湖口,他发现石钟山由南北两山构成,分别称上下钟山,上钟山有一石高四尺,扣之硿硿然;下钟山有一石宽一丈多,叩击有声,其他石头却不行。因而周必大认为李渤之说或有根据。 直到此时,人们均认为石钟山是因声得名,只是对声的来源分为两派:风水石的共鸣发声说,石头叩击有声说。到了明清,有人更进一步地提出另一类观点:因形得名。 仍旧是地理学家打了头阵。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,地理学家罗洪先经过湖口,此时湖面尚未涨水,山麓尽出。罗洪先沿山麓攀爬,又入其中,发现此山里里外外都像钟的形状。原来如此。于是他批评苏轼没看 到全景,难怪有失偏颇啊。 清咸丰八年(1858年),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大将彭玉麟在与太平军征战之余,也颇有闲情逸致地追复先哲脚步,来到石钟山。彭玉麟发现:“盖全山皆空,如钟覆地,而上钟山亦中多空洞,且山势上锐下宽,似宜以形论而不以声论。”两年后,彭玉麟和曾国藩再度登览石钟山,曾国藩作了一番“打脸式”的评论:“东坡叹李渤之陋而不知坡亦陋也。” 彭玉麟的总结,给持续一千多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,但回过头来思考一个问题:区区一座石钟山,古人为何如此热衷于探究其名称来源?有一个与石钟山有相似的故事。 重庆下辖有一个大足区,“古昌州地志”解释说,当地土地肥沃,人民生活美好,以至于身体肥胖,连脚也大了,故称“大足”。这个解释无论怎么看都令人觉得奇怪。有道是“尽信书不如 无书”,明代时就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。此人名为郭子章,隆庆年间进士,好出游,足迹遍布大江南北,可谓徐霞客的先行者。当他来到大足时,县令道出的说法和志书完全不一样:这里土地贫瘠,人民贫苦,以至于经常逃避赋税。之所以叫大足,或许是因为山中有巨人足迹。这个说法也很不合情理,郭子章在翻阅了一番史料后,终于获知真相:唐代武则天时有年号为大足(701年,使用了10个月),此地正是唐代所设置,故而以此命名。 无论是石钟山,抑或大足,其实都凝聚了同样的内核:地名来源。早在东汉初年,史学家班固撰《汉书·地 理志》时,就对一些地名的渊源做了解释,如瓜州得名于“地生美瓜”,这是人们探究一地之名的开端,此后,这一精神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展。到了明代,一部阐释地名渊源的集大成之作诞生了——《郡县释名》,作者正是前面提到的郭子章。此书第一次 将散见于地志、官私史书、档案中的地名解释,汇编在一起,同时进行综合研究,探求地名发展的规律。 可以说,地名的本义固然重要,但对其本义的探索,从另一个维度彰显了地名的价值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,“(探索地名的古人)在地名丛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,给地名注入了无限丰 富的文化内涵”。 本文节选自《中华遗产》杂志2018 年 09 期《石钟山之名 苏轼的误会》 撰文/苏蘅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@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。 另外,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搬家了,新公众号搜索“遗产娘”即可关注。